首页

THIS NAME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合肥师范学院在安徽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喜获34项大奖 四项创新成果进军全国总决赛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5日 14:04    编辑:黄文婷  核稿:朱桂兰  终审: 马喆 点击数:

7月11日-13日,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安徽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安徽赛区暨第八届安徽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决赛在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圆满落幕。

本届竞赛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采用“网络评审+现场答辩”的双重考核机制,对实验设计的严谨性、数据记录的规范性及论文原创性(查重率低于20%)均有严格要求。合肥师范学院参赛团队在实验设计、数据呈现及现场答辩等环节,展现出扎实的科研素养、跨学科协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尤其在生态修复、生物医药等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得评审专家高度评价。该校获奖率及推荐国赛项目占比均居全省前列,充分彰显了学校在生命科学领域学科竞争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

赛事期间,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周端明教授亲临决赛现场指导工作。他深入调研各团队备赛情况,对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数据呈现的严谨性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周端明特别强调,“学科竞赛是学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环节,要坚持以赛促研、以研促学,切实推动竞赛成果向高水平学术论文与实践应用转化”。这一指导思想与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师范性”的办学定位高度契合,旨在为服务安徽“三地一区”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合肥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学子在本届赛事中表现优异,共斩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6项,获奖总数与质量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陈延松教授指导的《合肥市十八联圩湿地草本层自生植物生态位特征及其环境解释》、周鹏教授指导的《夜间光照诱导抑郁样行为的肠道菌群变化研究》、方雪教授指导的《泡菜源乳酸菌对大豆酸乳豆腥味改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及《肠道细菌代谢物-维生素K2介导铁死亡改善COPD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四个项目,凭借其前沿性选题与突出的创新性成果,从全省26所高校提交的892项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总决赛。

学科竞赛作为合肥师范学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抓手,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组织模式,与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师范性”的办学定位高度契合,为服务安徽 “三地一区” 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张雁)